兔子易患哪些疾病?
兔场常见疾病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,前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,后者多为饲养管理因素引起。目前,我国地方兔遗传疾病基线调查和临床检查尚不完善,而引进品种兔的某些遗传性疾病已有报道。 病毒性病: 兔瘟(RabbitHaemorrhagicDisease)也称蓝耳病、猪瘟型蓝耳病,是由兔瘟病毒(RHDV)引起育成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以高热、稽留热、呼吸困难、消化道出血,严重时精神萎靡,嗜睡甚至昏迷,死亡为特征。
兔球虫病(CoccidiosisinLeporids)是由寄生虫引致的兔的一种广泛流行的肠道寄生虫病,主要危害幼兔,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。 本病多发于夏季炎热多雨和冬季寒冷干燥季节。病兔腹泻,粪便中常有黏液或血液;精神沉郁,被毛粗糙、无光泽;体温升高,可达40℃以上并呈稽留热;呼吸急促,脉搏加快,食欲减退或废绝,呕吐,脱水,消瘦,结膜发绀,眼睑水肿,最后衰竭而死。病程一般为7d左右,个别病兔可达1个半月。 兔结核病(Tuberculosis in Leporids)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发的动物传染病,症状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衰弱,体重减轻,厌食,逐渐消瘦,贫血,咳嗽,呼吸急促,体温升高,腹泻,便秘交替出现等,如果病情严重的话,可能会发生抽搐,昏迷,以及死亡等情况。
兔腹膜炎(PleurisyinLeporids)是兔的腹腔内被细菌、毒素、组织碎片或液状物质等严重感染时所引起的炎症反应。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犯,机体免疫系统开始工作,在炎症反应过程中,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,清除体内感染的病原体。但是,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炎症反应的激惹信号,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,如器官功能丧失。
霉菌病 (Mycoses)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,常见的有皮肤霉菌病和胃肠道霉菌病。其中,胃肠道霉菌病是由于曲霉属、青霉属、链霉菌属等菌群入侵消化道引起的疾病,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不良,消化紊乱,食物残渣潴留,排泄物恶臭,以及腹泻、便秘交替出现等等。